时间:2024年6月5日上午第三、四节课
地点:浙江万里学院钱湖校区53309教室
人物: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、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教授陈忠法老师、法学22A4-6班和工商管理22A1-4班同学。
事件:宁波市“知行新说”兼职思政导师进课堂暨劳模讲堂开讲啦
“我是农民的儿子,生在农村,长在农村,考入浙江农大,学习农科专业,分到农校/农技师专(浙江万里学院前身),讲授涉农课程......”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在陈忠法老师别具一格的自我介绍中开始了。
作为我省高校第一批科技特派员,陈忠法老师“教书育人35载,科技助农21年,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,把科技送进千家万户,帮扶农民增收步履不停,助力乡村振兴永在路上。”凭着一颗坚定的事业心和坚实的专业知识,21年如一日,扎根农村,深入农民,积极开展科技服务,帮扶农民脱贫致富,得到了农民朋友的广泛赞誉与各级政府的多次表彰。
讲堂上,陈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他深入农村、帮扶农民的故事,重点分享了他21年科技扶贫历程中的点点滴滴。“我能将自身掌握的知识与能力发挥到实处,把论文写在大地上,也是个人价值的一种体现。”没有华丽的语言,没有震撼的画面,但平实的叙述中所体现出的那份坚持和执着,正是对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最好的诠释!
“通过劳模课堂进思政课堂这一创新形式,我们既学习了陈老师的先进事迹,又通过陈老师的讲课进一步了解了爱岗敬业、争创一流、艰苦奋斗、勇于创新、淡泊名利、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,印象深刻。”法学22A5 曾国鑫同学深有感触地说。郝浩鑫同学则表示:通过与劳动模范“零距离”接触,我们聆听了陈老师的奋斗经历,感受劳模默默耕耘的“老黄牛”精神和甘于奉献、乐于服务的忘我精神,让我们以劳模为榜样,学习劳模精神,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。”
校工会常务副主席杨忠辉在“劳模讲堂”作简要总结。他指出,劳模体现的是先进性,而劳模精神、工匠精神更是一种品质、一种情怀,他还特别介绍了校园内“劳模林”的情况,勉励青年学子从身边的劳模学起,学习他们的精神实质,不断充实自己,提升自己,使自己成为有高尚情操、有理想情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。